原本從事餐飲業多年的蘇程隆,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選擇返回故鄉台南善化牛庄務農。從毫無農業基礎的「農一代」,走到微生物菌種稻的「新農人」,蘇程隆一切從零開始,從農之初異常辛苦。不斷微調田間管理方法,並付出大量心力,才有目前的好成績。
友善環境的農業之路
投入農業後,一開始也採用使用農藥與化肥種稻的慣行農法,但在參加許多課程並師承稻米達人洪國勝老師學習有效微生物菌的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農法,開始走向友善環境的農業之路。
使用有效微生物菌群耕作,注重生物的多樣化與自然生態環境,追求的是是生存環境的永續。農業運用自然再生的資源,而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及基因轉殖生物,這是是對世代子孫負責任的農業生產行為。
「牛庄好農」的有機米已獲有機認證,希望為友善台灣土地貢獻一點心力。
EM菌是什麼?
EM是由五科十屬八十餘種的有用微生物所構成,其聚集的是復活型代表性微生物,有著強大的力量。那就是光合成細菌、乳酸菌、酵母菌、麴菌、有用放線菌等,是由創造對人類或植物有益的微生物所構成,混合有須氧性、嫌氧性,全屬復活型地帶頭微生物之集合體。而復活型微生物的特徵就是使人健康。而須(好)氧性、嫌(厭)氧性微生物共存的關鍵在於抗氧化物質的存在,而EM是具有產生抗氧化物質能力的東西。
有效微生物菌群,具有分解化學合成物質的能力,也能淨化被農藥與化學物質污染的環境。在美國的研究長年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的土壤,已曉得藉著微生物的功效在一年以內殘留的成分值達到安全基準以下,可以說隨著應用的不同藉著微生物來分解農藥的速度相當快。使用EM菌種讓土壤更健康,就像是土壤的益生菌。
為消費者帶來健康的好米
使用EM菌種出來的香米不僅香氣十足、米粒飽滿、口感Q彈有嚼勁。
將EM有機米煮熟後放進罐子裡,不會出現一般米常見的黑色黴菌,反倒會長出白色菌絲,表示有好的菌在裏面,經過轉化後還會散發出淡淡的酒粕香,非常特別。所以說,牛庄好農的米是活的米。
多數的農友都知道EM菌的優點,但是用的人並不多,實在是相同單位的堆肥若使用EM菌,成本增加不少!
雖然台南善化區欠缺好山好水,但牛庄好農以好菌(有效微生物群)自然農法來轉化土壤和淨化水質,種出的EM有機米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為食用的民眾帶來健康的好處。好農堅持用好菌種出的好米,讓消費者更加健康。
共產共銷開創新商機
隨著EM自然農法的日益純熟,也自創了「牛庄好農」品牌,蘇程隆開始思考,下一階段勢必要創造新的價值,他解釋:「與其一個人走,不如多個人一起走,因此要組織化。」他除了加入臺南青農聯誼會,並評估商品市場打開後,產量也得跟著增加,「要互相合作,結合每個人的專長,形成一個團體,才能把餅做大。」於是他開始將志同道合的農友拉進來。從單打獨鬥進而組成團隊,在稻米品種的選擇、栽種、採收、烘乾、後續碾製和選別、包裝,步調齊一、品質一致,共產共銷「禾義米」,創造商機。
對青年投身農業創業與就業的建議
蘇程隆表示,非屬「農一代」的青農若想務農必須先認識農業的現實面,從事農業並不簡單,會先經歷一段摸索期,創業資本、種植技術、通路銷售也都是問題。他認為新一代的農民要有新思維、新格局,要組織化,團結才有力量,才能共創商機。
蘇程隆個人小檔案
.「牛庄好農」品牌創辦人
.台南青農聯誼會會長
.第三屆百大青農團體組
.代表作物:無毒有機稻米,品種以台中194號、台農秈22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