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2019年加入保育石虎,推動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社區和農民參與踴躍,範圍從最開始的集集、中寮,擴大到10個鄉鎮市,今年度生態給付方案從10日起至31日受理申請,透過巡守棲地、友善農作不僅可保育石虎,民眾還能領到「生態薪水」。 中寮鄉廖姓農民分享保育經驗,他參與生態服務給付後,減少農藥使用,改用有機肥料和人工除草,避免農藥透過食物鏈危害石虎;也保留田埂邊的灌木叢與雜草地,為石虎提供隱蔽的棲息環境,農地維持自然狀態,也成了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樂園。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石虎曾廣泛活動在台灣淺山地區,因為石虎棲地與人類居住、耕作範圍重疊,衍生石虎與居民間衝突,導致石虎數量銳減,如今主要分布苗栗、台中與南投。 為了鼓勵居民參與石虎保護,南投縣從2019年推動生態給付計畫,社區和農民參與踴躍。
今年度給付方案包括三部分:
一、友善農地:只要全期農作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毒餌、非友善之防治網,農作物符合農藥安全檢出規範,每公頃核發2萬元獎勵金;配合架設自動相機監測,並在3個月內拍攝到石虎出沒,再核發1萬元獎勵金。實施地區為南投市、集集鎮、名間鄉、中寮鄉。
二、家禽危害通報:南投縣全縣,若發現石虎入侵放養家禽場域,保留相關事證或拍照,通報縣府勘查確有動物活動或危害事證,先發3千元獎勵金;配合架設自動相機監測,並在3個月內拍攝到石虎,再核發1萬元獎勵金。
三、巡護監測部分,由社區發展協會或民間團體成立巡守隊,巡守石虎棲地、通報及拆除違法獵具、及參與其他石虎保育工作等,每年核發最高6萬元獎勵金;配合架設自動相機拍到石虎影像,再加發5萬元,最多可領取2次,實施地區為南投、草屯、竹山、集集、名間、鹿谷、中寮、國姓、水里、信義等10鄉鎮。南投分署長李政賢說,參與生態服務給付,讓保育石虎的努力能變成現金,還能創造友善的環境,讓石虎能代代繁衍。民眾可至南投縣政府農業處網頁查詢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25/8594708